小米YU7遭黑稿围攻, 销量却越黑越火?

  • 2025-07-28 04:29:24
  • 232

前阵子小米YU7一发布就火了——3分钟订单破20万,1小时28万,18小时锁单超24万,雷军这波操作,直接把其他新势力一年的销量给“秒”了。

人红是非多,车火自然招黑。紧接着各种“黑稿”就来了:有人说零重力座椅卡腿,有人吐槽用“消费级芯片”,还有人说等太久要退订维权。最近更有自媒体不做测试说明,直接开喷“续航达成率低”——黑稿一波接一波,可小米的销量受影响了吗?答案是没有,现在订车至少得等一年。

为啥黑稿这么多,小米汽车反而更火了?仔细想想,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黑稿“黑”得没水平。小米YU7本身没啥致命缺陷,黑粉只能抓着边角料吐槽。比如有人黑“车规级纸巾盒”,结果一查,小米卖169元还算良心价,友商更贵;有人揪着“消费级芯片”不放,结果发现特斯拉和其他车企也在用,而且座舱芯片本来就没规定必须用车规级,消费级完全够用。这种“为黑而黑”的操作,反而显得没说服力。

第二,黑小米的人,根本不是目标用户。真正愿意花20-30万买车的消费者,谁会看这些没营养的黑稿?大家心里清楚,这些黑粉要么是凑热闹,要么是竞争对手派来的,自然一笑而过,根本不当回事。

第三,消费者自己会判断。愿意掏二三十万买车的人,大多会去线下试驾、看实车,亲身体验过颜值、性能、操控后,心里自然有数。黑稿再怎么炒,也比不上自己试驾一圈来得实在。

说到底,大家信小米汽车,还有个关键原因——在所有新势力里,小米是最“稳”的。现金储备厚得吓人,人、车、家生态全打通,全球独一份。其他新势力说不定哪天就倒了,可小米这架势,明显不可能倒下。再加上颜值、性能、个性化设计都在线,不买小米买谁?

黑稿越多,越说明小米YU7“戳”中了某些人的痛点。但市场不会说谎,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结果,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