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车企要拆解小米 SU7? 韩媒: 实车已到达韩国现代汽车总部
- 2025-07-22 14:56:05
- 166
“我(起亚汽车)今年一季度全球挣了20亿美金,贴得起中国市场,你本土企业有这些资金实力玩?你先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让敌人先去试伤好了。我兜里都是钱,都是技术,我又没有放弃这个市场,在合适的时间进来收拾你们也是一种策略。”
以上这段话是两年前起亚高管的言论。
当时他之所以有此想法,其实是基于起亚全球盈利支撑下的竞争策略。
依托北美、韩国等核心市场的稳定收益,暂缓中国市场激进投入,待中国本土这些新能源品牌杀个你死我活,然后再进入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收割。
但是……
两年过去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并没有完全依照“他们”的思路发展,反而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已经让起亚等海外车企们重新审视之前的战略逻辑。
中国本土品牌实现“降维打击”
与传统的燃油车竞争不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降维打击”并非只是简单的“价格战”或“配置战”。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燃油车时代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也用过非常激进的价格策略,但结果就是得到了一个“贱钱无好货”的名声。
合资车与进口车长期占据中国消费者的心智。
再看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战略,它是用“技术平权”、“生态融合”、“产业链优势”、“全球化布局”等新规则,替代传统燃油车的“品牌溢价”、“燃油技术垄断”、“机械逻辑”等旧逻辑。
最后证明,它是成功的。
当然它也有了一个新名声,与日系、韩系、德系、美系相比完全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
消费者的认知变化
2024年,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在全球范围内的含子品牌总销量分别为238.9万辆、245.1万辆、167.1万辆。
较2023年销量悉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奔驰、宝马、奥迪的同比跌幅分别为4%、4%、11.8%。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BBA等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出现销量下滑呢?
没错。
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
2024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分别为68.36万辆、71.45万辆、64.94万辆,同比跌幅分别为7%、13.4%、10.9%。
在中国汽车市场,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技术实力提升、性价比优势、智能化创新从而让更多的本土消费者对中国本土汽车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
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向“引领”的转型,也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与支持。
而让更多海外车企担心的一件事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不仅能在低端车型上取得市场份额,还能挤压他们曾经长期霸占的豪车市场。
高端市场的“洗牌时刻”
起亚高管说“你先烧死了”,然后他们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两年过去了,正如他所说,很多本土车企“烧死了”,但更多的自主车企却已经完成了转身。
2025年5月,中国汽车市场高端车市的一份榜单让人精神一阵。
榜单列举了销量过万品牌成交价前10的车企。
其中,中国本土车企占比50%。
成交价最高的是鸿蒙智行,均价超39.0万。
再看整体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是:鸿蒙智行(170亿元)、宝马(150亿元)、理想(132亿元)、奔驰(128亿元)、奥迪(114亿元)、特斯拉(102亿元)。
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汽车的偏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种“溺爱”的程度,当然这也是国产品牌技术实力、智能化创新等方面得到消费者认可的集中体现。
这一变化让海外车企不得不重视起来,于是他们开始认真研究中国汽车。
拆解中国汽车
据韩国当地媒体 Bloter 17 日报道,现代汽车购买了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小米的纯电动汽车 SU7,并将实车部署在京畿道华城市南阳研究所和首尔瑞草区的总部。
现代汽车购买小米汽车干嘛呢?
有媒体报道,业内人士透露,现代汽车在良才总部、南阳研究所拥有多辆 SU7,意味着现代汽车研究海外整车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小米汽车。
很明显“多辆”中的一辆甚至更多的SU7难逃被拆解的命运,而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辆被“拆解”的中国汽车了。
2022年,有留学生爆料称,丰田公司日本总部一口气买了好几十台进口比亚迪汉 EV、唐 DM、海豚、元 PLUS 等,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拆解比亚迪。
原因是比亚迪的零件上全是中文标识,日本人无法理解,只好将“翻译”零部件具体功能这项责任重大的任务交给了中国留学生。
2024年,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中部经济产业局在岐阜县瑞浪市举办了一场关于纯电动汽车(EV)技术动向的研修会。活动就是深入了解了中国产EV的车身结构和零部件设计的独特之处。
据报道称,位于岐阜县瑞浪市的一所废弃学校体育馆内,展示着包括比亚迪的SUV车型“ATTO3”(中国名:元PLUS)、上海蔚来汽车(NIO)的“ET5”、美国特斯拉的“Model Y”等在内的16款车型,共计9万多个零部件。
越来越多的国家、相关机构、车企开始研究中国汽车,这一点足以证明中国汽车已经从燃油车时代的追赶者、旁观者转变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主导者、引领者。
2025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外销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如果海外品牌无法在技术、成本、本土化层面实现突破,将会在世界各地面临更严峻的“中国式竞争。
- 上一篇:台网红馆长上海被投喂美食三件套
- 下一篇:女子给自己签字开了小时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