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重创11亿, 通用利润暴跌35%! 中国业务三连涨成救命稻草
- 2025-07-25 09:07:13
- 972
金属碰撞声在北美工厂回响,却掩盖不住财报上的刺眼数字。2025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净利润暴跌35.4%,19亿美元净利润比去年同期蒸发了10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狠狠砸下——仅一季度就让通用背上11亿美元额外成本。北美业务息税前利润腰斩45.5%,墨西哥工厂的零部件、亚洲供应链的断裂,让这家底特律巨头步履蹒跚。
而在太平洋彼岸,别克4S店的销售顾问小李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通用中国二季度销量猛增20%,创下四年最大增幅。“光GL8陆尊PHEV单月就能交车三十多台”,他擦着汗笑道。展厅里看车的人围着新上市的ELECTRA新能源子品牌议论纷纷。
关税重锤下的财报寒冬,北美市场遭遇冰封时刻
通用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当11亿美元关税成本赫然出现在财报说明会PPT上时,华尔街分析师们倒抽一口冷气。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开门就损失1200万美元,换算成生产线上的工人,相当于每人背上数万美元额外成本。
北美业务瞬间进入寒冬。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4亿美元骤降至24亿美元,利润率从10.9%暴跌至6.1%。车间里的机器仍在运转,但利润却如流水般消逝。
雪上加霜的是,60万辆卡车发动机缺陷召回增加3亿美元支出,电动车库存积压又吞噬6亿美元。玛丽·博拉在致股东信中坦诚:“在适应新的贸易和税收政策过程中,我们正在调整业务布局。”字里行间透露出百年车企的艰难转身。
资本市场的反应迅速而残酷。财报发布当日,通用股价暴跌8.1%,创下近一年最大单日跌幅。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担忧——摩根大通研报曾警告,美国汽车关税可能使通用单车成本激增5000美元。
中国业务逆势突围,新能源成增长引擎
当北美阴云密布时,中国市场的阳光穿透了财报阴霾。通用中国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成为全球版图上最亮眼的区域。二季度销量同比激增20%,44.7万辆的交付量创下2021年以来最佳季度表现。
新能源战线捷报频传。别克ELECTRA子品牌横空出世,五菱宏光MINIEV持续热销,推动新能源车销量暴涨50%。在浦东金桥的研发中心,工程师们正在调试“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这是通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新能源平台。
产品攻势精准刺入市场心脏。别克GL8家族凭新车型巩固高端MPV霸主地位,销量同比增长70%;昂科威SUV系列销量翻两倍,君越轿车迈过130万辆产量里程碑。就连凯迪拉克XT5也迎来60%的销量跃升。
“在中国,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强劲”,玛丽·博拉在股东信中特别强调,“我们在外资汽车制造商中占据了最高份额”。中国市场已从昔日的增长点蜕变为通用全球的**利润稳定器**。
北美本土的积极信号,电动化转型初显成效
北美大本营并非全是坏消息。在关税风暴中,通用美国市场份额逆势增至17.4%,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增速领跑大型车企。全尺寸SUV连续51年销量称王,皮卡市场连续6年霸榜,市场份额分别高达60%和40%。
更令人振奋的是电动车战线突破。二季度美国电动车销量同比飙升111%,市场份额达到16%。雪佛兰跃居全美第二大电动车品牌,Equinox EV跻身销量榜前三;凯迪拉克则凭借超25%的电动化销量,登顶豪华电动车品牌冠军。
在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总部,玛丽·博拉展示着技术底牌: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装机量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逾倍,60%用户成为月度活跃用户。这些数字背后是40亿美元软件递延收入,即将在未来释放。
战略大转身应对变局,未来押注双线并举
面对关税高墙,通用正进行惊险一跃。6月宣布将部分生产从墨西哥转回美国本土,同时启动40亿美元美国工厂投资计划。生产线调整的倒计时已开启——18个月内新增30万辆高利润皮卡和SUV产能。
“随着更多应对措施落实,我们能抵消40-50亿关税影响中的三分之一”,通用高管在电话会议中透露。这种战略转身代价巨大但势在必行,毕竟摩根大通数据显示,通用在美国销售的汽车约45%来自国外。
全年展望仍显谨慎乐观。通用维持100-125亿美元全年息税前利润预期。中国市场被寄予厚望,新能源产品线持续扩张;北美则依靠电动化突破和成本控制抵御风暴。
双轨战略已然清晰:在北美加固本土供应链抵御政策风险,在中国加速电动化抢占市场高地。当传统巨头遭遇地缘政治飓风,这种灵活转身或许正是百年通用的生存智慧。
结语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滚装码头,一批新下线的凯迪拉克锐歌正装船发往中东。而在洛杉矶长滩港,贴着关税标签的墨西哥产SUV零部件仍在等待清关。通用汽车在中美两个市场的温度差,已成跨国企业地缘政治风险的典型样本。
财务数据不会说谎:19亿美元净利润背后,是北美35.4%的暴跌与中国连续三季的盈利上扬。当玛丽·博拉宣布40亿美元美国工厂投资时,上海金桥的工程师正调试“逍遥”架构的自动驾驶系统。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双线作战,将决定传统车企转型的成败。
互动话题:中国市场是否已成为跨国车企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支持:新能源转型领先全球,看看通用50%的新能源增速就知道。
反对:地缘政治风险仍在,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是危险的。
中立: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但忽视中国市场的企业必将失去未来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