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销量在全球狂飙! 外媒感慨: 中国人正在改写汽车行业的规则

  • 2025-08-01 17:53:16
  • 847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狂卖47万辆新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8辆比亚迪驶出中国港口。

比亚迪销量领跑全球市场的背后,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全球市场强势崛起!

在政策多变,关税复杂著称的欧洲市场上,比亚迪正在用自身的硬实力,获得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

要知道欧洲在汽车界被称之为“上甘岭”。因为其市场教育程度高,各大传统汽车品牌实力根深蒂固,消费力强劲……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非常渴望可以在欧洲站稳脚跟。

而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这五大欧洲老牌国家市场中,比亚迪都取得了让人振奋的成绩。

在西班牙市场,比亚迪月销量突破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7%。

在意大利市场,比亚迪上半年注册量超过9000台,市场占有率突破10%。

在英法德市场也在不断深受消费者的追捧。

当然,比亚迪最出色的成绩还是在美洲市场上。

在巴西的圣保罗市中心,一辆白色涂装的比亚迪D1电动巴士悄然驶过,车厢里乘客指着窗外刚刚竖起的巨幅广告牌:“比亚迪,为巴西充电。”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在巴西市场的销量达到了4.7万辆,超过了第二名和第十名竞品总和的两倍。

而在竞争激烈的亚太市场上,比亚迪同样不逊色。

作为被日韩车系长期盘踞的市场,比亚迪在泰国持续领先,双双揽下了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车的销冠,纯电车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35%。

就算是新加坡市场,比亚迪同样拿下了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的冠军。

事实上,比亚迪之所以能够突围而出的背后,离不开自主研发的“技术三板斧”。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打破了消费者的顾虑。

当慕尼黑工业大学实验室通过钢针穿刺测试刀片电池时,德国的工程师看着始终未冒烟的电池陷入了沉思。

这也难怪欧洲车企巨头排着队来中国洽谈专利授权,甚至奔驰高管直言:中国人在电车赛道上直接碾压了我们。

其次,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直接打破了日系车“性价比”的神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系车都被称之为“油耗低”的代表,但如今在泰国曼谷的郊区,一位司机看着他的秦plusDM-i仪表盘:“满油满电可以跑1245公里,堵车烧油,高架用电……”

这套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骁云1.5L发动机+双电机系统,让比亚迪在亚太市场突围而出,就算是基建薄弱的东南亚市场,比亚迪的占有率也高达41%,反观特斯拉仅有可怜的7%。

甚至挪威出租车联盟算过一笔账:“比燃油车日均节省运营成本37欧元。”

比亚迪的兆瓦级闪充的出现,把燃油车最后的“优势”都秒灭掉了。

在此之前,还有一部分消费者担心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但如今深圳盐田港的比亚迪巨型充电桩,一辆满载出口车辆的拖头正在补能,采用752V高压平台+双枪超冲技术,短短5分钟就能注入200km的续航。

这也难怪西方媒体感慨:兆瓦级闪充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人正在改写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

无独有偶,比亚迪在全球市场冲锋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诺曼底登陆”。

从电池霸权,到智能驾驶,再到产业链输出,中国汽车品牌都在各自领域暗自发力。

回首过往,2003年王传福收购秦川汽车时,被资本怒骂“回了比亚迪”。

但20年后的今天,比亚迪仰望U8正在沙漠表演“坦克掉头”,在洪水灾区上演着“渡河救人”的视频在西方媒体平台爆火。

这背后映射出,如今的中国已经跳出了西方百年燃油车的路径依赖!

还是那句话,从巴西雨林到挪威峡湾,比亚迪的47万辆海外车主背后,是一场由中国主导的汽车文明更迭。

当德国《明镜周刊》头版打出标题《汽车界的华为来了》,它真正畏惧的绝非销量数字,而是中国人正将汽车从“机械艺术品”重定义为“移动智能终端”的底层逻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