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再被撕遮羞布, 新造车没了底牌, 外资车可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 2025-07-30 14:40:48
  • 365

智驾曾是新造车们相对燃油车的竞争优势,然而今年以来新造车的智驾已一再被撕遮羞布,证明了他们的智驾技术远不是他们宣传的那么好,失去这一项技术加持后,新造车的处境将更艰难,而这显然有利于外资车。

这次某评测机构的评测结果显示,之前那些说自己技术多么多么厉害的汽车企业纷纷落败,特斯拉居于智驾技术第一名,通过的项目最多,用实际表现证明了特斯拉智驾技术的遥遥领先优势。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国产智驾第一名竟然是传统汽车企业长城,而长城此前也说了它在综合技术方面更具优势,曾被嘲讽,如今的测试证明长城没有说谎,相反那些说长城技术不行的却被狠狠打脸了。

长城取得技术优势,在于它在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多年造车的技术积累让它更熟悉汽车的各种特性,同时也积累了可观的数据,大家都清楚智驾的发展需要大量数据提供养分,而长城这类拥有大量数据积累的传统汽车企业显然更具优势。

此外对于长城这类传统汽车企业来说,他们向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一些新造车却忘记了这一点,将诸多科技塞进汽车里,这不仅增加了车机系统的负担,也增加了汽车发生故障的几率,反过来映衬传统汽车企业对生命的敬畏。

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次对新造车的智驾产生质疑,今年3月份的一单交通事故,导致应急管理部、工信部先后发声,指出国内的智驾大多属于L2级别,远未达到自动驾驶级别,驾驶员行车时需要手握方向盘,时刻注意行车安全。

由此不少新造车企业迅速改进,将他们的智驾技术改名为辅助驾驶技术,显然汽车企业们清楚他们的智驾技术并未达到自动驾驶级别,此前那些网络视频显示车内驾乘人员完全将汽车交给智驾,驾乘人员或是睡觉、或是玩手机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甚至涉嫌违法。

近期公安部相关人士也强调国内智驾未达到自动驾驶级别,如果驾驶员双手松开方向盘“脱手脱眼”行车,可能面临三重法律风险,这些都提醒着当下国内智驾技术仍属于辅助驾驶范围。

新造车的智驾技术属于辅助驾驶技术,那么他们就与传统汽车企业并无太大差异化了,毕竟目前诸多传统燃油车都提供了辅助驾驶技术,而相比起新造车,传统汽车企业的造车技术更成熟、服务更完善,汽车安全技术有深厚的沉淀。

事实上,不少消费者已重投传统汽车企业怀抱,其中外资车就已看到复苏的希望,今年5月份以来,外资车连连取得大幅反弹。

外资车中的领头羊大众在第25周取得大幅环比增长,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环比增速分别为46.4%、52.0%,大众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第二名,在连连下滑之后,终于看到了重拾辉煌的曙光,2023年它失去了国内汽车市场第一名,今年以来月度排名一度下滑至第三名,如今巩固了第二名的地位。

丰田同样取得了可喜的增长,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的销量分别环比增长47.0%、33.5%,第25周的增速虽然低于大众,但是丰田上一周也已环比增长了超过三成,叠加起来增速就异常惊人了。

传统汽车企业的销量出现大幅度环比增长,对新造车可谓压力山大,毕竟新造车至今仍然为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前十名而努力,而去年以来又已有多家新造车陷入困境,这都让他们为生存而焦虑,如今再加上智驾技术备受质疑,他们的未来正蒙上阴霾。